Sunday, July 22, 2007

洞庭湖鼠患 及 短評林行止『植樹論』

睇完下面兩段有關洞庭湖鼠患嘅新聞,驚訝之餘又想到了林行止那番言論,佢話:

『換句話說,環保分子應鼓勵人們多用紙張以鼓勵林業商人多植樹木(假如電腦化真的令全球「無紙化」,還有誰去種樹呢?屆時只有政府才會植林卻要由納稅人付款),少用紙張的結果是少種樹木,對環保有即時負面效果。』(9/7/2007信報 林行止專欄)

佢嘅言論謬誤甚多,其中一樣就係佢忽略咗生物鏈嘅存在,呢次鼠患很大程度係由於人們過量捕食田鼠嘅天敵(例如蛇)之故,如果照林行止所講,要保護呢d 野生動物,最好係要鼓勵人們多點食用野生動物,將野生動物市場擴大,引導自由市場自己去保護牠們云云.......但須知道任何動物都不是獨立存在,而是身處食物鏈中某一個level,物種同物種之間有相當大嘅interaction,唔係傳統經濟學家對人類社會嘅假設般人與其他物種係分離的。呢d interaction對維繫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,某一物種的數量的大幅增減對上下層的生物都會有可大可小的影響,如果好似林行止咁講,大幅在唔同地方企業化植林,小規模的還可,大規模的則可能擾亂了原本的生態系統,因為很明顯當你要大規模植林的時候,有一些既有的生態系統要『讓路』,某些植物或動物就要被驅逐,有些則可能大幅繁殖,而因為植林而建造的人工生態系統未必可以recover返原本的 (這跟傳統的經濟觀不同,經濟失衡可以在可見的將來(say, 20年30年)recover到,但生態系統要上百年也未必可以recover到 - 更何況生態過程係不可逆轉的,經濟過程一般都設定為可逆轉,但環境則不是,所以別再用傳統的經濟觀來看生態問題了),這樣會帶來什麼生態問題則難以準確估計,可能係好小事,但更大可能係會有災難性影響,基於自然系統嘅不確定性,呢d ecological risk應該係可免則免。
(originally posted in the discussion.com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鼠霸島為王 食貓兼互殺 洞庭湖水漲 鼠隊再攻大堤 (明報) 07月 16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湖南洞庭湖水患,迫使田鼠「搬家」暴走,爆發一輪「人鼠大戰」。本報記者近日到當地採訪,發現洞庭湖區內多個水洲(小島)已變成「鼠島」,島上除被毒死的田鼠屍體外,亦遍佈鼠洞
,狀甚恐怖。村民說,島上田鼠多以億計,由於食物短缺,田鼠開始互相吞食,有村民嘗試把貓送到鼠島捕鼠,反被田鼠吃掉,令人震驚。記者到洞庭湖區內的大通湖採訪所見,數以億計田鼠躲到尚未被水淹浸的水洲上,在400多萬畝湖區內,多個水洲已被田鼠盤據,儼如一個個巨型鼠島。鼠島生人勿近島上的蛇、貓頭鷹等田鼠天敵已絕,放眼四望,田鼠遍地。由於食物短缺,飢餓良久的田鼠已變得窮兇極惡,開始互相吞食。村民嘗試把數隻大貓送到水洲上吃田鼠,幾天後卻赫然發現貓兒反被田鼠吃掉。現時田鼠已不怕人,更大模斯樣地在人群中穿插,而「鼠島」更是生人勿近。生物鏈難恢復大通湖村民黃先生向本報表示,雖然蛇吃田鼠,但吃一隻卻要消化4至5 天,且因人們大量捕蛇,令蛇的數量大減,已無法靠蛇來控制消滅田鼠了。大通湖區植保站站長吳承和指出,由於人們吃蛇、貓頭鷹及黃鼠狼等田鼠天敵,嚴重破壞當地生物鏈。他強調:「生物鏈一旦被破壞,便很難恢復。」現時即使再放蛇、貓頭鷹等動物來恢復生物鏈,成效已不大。另外,長江上游截流,導致洞庭湖水位下降,令適合田鼠生活的湖灘面積大增,也令田鼠數量暴增。鼠屍如山發臭另據內地媒體報道,由於連日降雨,洞庭湖水位再次上漲,田鼠再次向大堤逼近,部分已在堤內打洞。益陽市植保站站長曹志平說,由於今次遷移的田鼠數量不多,暫時不會影響堤壩安全,當局已經在大堤附近撒下毒餌。而上一次滅鼠時,鼠屍尚未完全清理,仍堆積如山,大堤附近瀰漫鼠屍腐爛後的腥臭味,有爆發鼠疫的危機

中國評論﹕滅鼠治標 反思生態才治本 (明報) 07月 16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6月下旬以來,湖南洞庭湖鼠患成災,棲息在洞庭湖區400多萬畝湖洲中的20億隻東方田鼠,隨水位上漲而內遷堤內,牠們見什吃什,嚴重威脅湖南省沅江市、大通湖區等22個縣市區沿
湖防洪大堤和近800萬畝稻田。此次鼠患究竟怎樣產生,是天災還是人禍,專家說法不一,但歸根究柢大家都承認,當地生態平衡已遭嚴重破壞,大自然正以自己的方式對人類展開報復。從當地專家的結論看來,此次20億隻田鼠之所以內遷,最重要原因是受長江上游泄洪影響,大通湖區等地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漲,鼠災全面爆發。而長江上游和洞庭湖流域未來仍可能有較大洪水,洞庭湖區鼠災還將持續。不過,自1985年至2005的20年裏,洞庭湖區曾爆發過5次較大的鼠災。但是,1998年洞庭湖區流域發生了百年難遇的洪災,卻沒有發生今年這樣嚴重的鼠災。這就說明,洪水氾濫並不是造成鼠患的必然原因。其實,洞庭湖區鼠患成災,既是天災,也是人禍:近10年來,洞庭湖區乃至流域的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,既導致上游來水減少,湖灘裸露時間增多而給鼠類提供了急劇繁殖的良機,又讓其天敵貓頭鷹、老鷹等數量急劇減少,而蛇類這一鼠類天敵更因當地人受廣東飲食習慣影響,大肆捕食而銳減;種種因素混合作用,最終導致各種鼠類大量繁殖,以致釀成生態災難。在江蘇[url=]太湖 [/url]藍藻爆發而導致無錫水危機之後,湖南洞庭湖區鼠患成災,這些觸目驚心的生態平衡遭破壞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告訴國人,繼續堅持現在的經濟發展模式,必將遭遇大自然更加嚴重的報復。當地政府拚命增加公共財政投入,打贏這場「人鼠大戰」後,是否會痛定思痛,反思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、減少人禍對生態平衡的破壞,似乎更值得關注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