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October 1, 2009

做學者跟做Sales有沒有分別?

做學者跟做Sales有沒有分別?

本質上是沒有。

行外人總覺得做學者不吃人間煙火,社會地位高,薪水不俗,工作穩定,而且工作悠閒 – 教教書、寫寫文章就是了。統統不對。放在二、三十年前的話倒不錯,老早簽了長約的有鐵飯碗護身,好不自在。但今時今日新人要在學術界謀一官半職,卻要懂得推銷,『營業額』要達標才能生存。

其實由唸博士開始,我們就已經離不開這個『跑數』式求生遊戲。首先,必須了解『Publications壓倒一切』這個黃金定律。這是你的營業指標,PhD畢業後找不找到工作、往後晉升如何,全都取決於發表了多少篇學術文章、在哪些期刊裡發表,博士論文洋洋10萬字,寫得天花龍鳳也抵不上一篇短短7000字的期刊文章。同理,博士學位是次要,是副產品,主角是期刊文章 (兩個博士學位大概也抵不上兩篇期刊文章!),論文未寫好就要趕發表,發表有著落,論文未寫好也可以有offer。一篇也沒有嗎? 大概連面試機會也渺茫。教授們都有達標的壓力,不會發表就是不會生蛋的母雞,又或者是雙層魚柳包 - 多舊魚,是冗員,所以不達標就要被照肺,再不長進就被踢走。大學要趕排名,而排名很受校內教授的發表量所影響,沒發表就是沒貢獻,誰容許你只是教教書而已?

那麼發表到底是什麼一回事? 這不是一般向報紙雜誌投稿那麼簡單。過程是寫一篇7000-8000的文章,寄到適合的期刊,然後期刊編輯會找兩至三個行家審閱,他們說行就行,說不行的話就退稿,當然編輯也可以推翻他們的決定,但一般也是以reviewers的意見為主。文章擲地有聲固然是必要條件,英文也要好,文章要層次分明。評審過程中,那些reviewers是匿名的,投稿者不會知道他們是何許人,reviewers也不會知投稿者是誰。Reviewers是非常critical的,意見多半尖酸狠辣,不留情面。小弟幸運地自行發表過兩篇文章,有些人以為這很了不起,但不為人知的是,我被退稿的次數比接納發表的還要多,被退稿的幾次裡,評語都相當相當尖酸刻薄,有些是接近嘲笑的地步,批評我英文不到家我倒沒話可說,畢業自己英語寫作能力有限。背上被插了幾把刀的感覺實在不太好受,但在這行混,被人插是家常便飯,所以面皮要夠厚,心臟要挺得住。

批評其實沒有什麼不合理,畢竟學術就是要批判思考。可惜有些reviewers好像把你當殺父仇人似的,吹毛求疵不在話下,文章裡說了兩句不中聽的說話就會以reviewer之身份大肆蹂躙一番。詹教授跟我說,評審文章很花時間,有空義務評審文章的很多都是閒來沒事做的學者,他們有些是為批評而批評,有沒有毛病都要罵個你狗血淋頭才顯得出自己有本事,不然,你沒問題就是我有問題。當批判成為一個目的就變成批鬥,學術本有門派之分,不同門派互插實屬本份,可是學者不是外人想像中那麼事事客觀,『客觀科學』之說從來都是用來掩護主觀意願,遇到有不對自己門派的多半不會怎樣包容,因為推翻別人就可以讓自己跑出。有人說過現代科學的進化是靠推翻人家的學說而來的,這句話是有道理,卻為盲目相信有單一『真理』存在而付出代價,也為『為批評而批評』這做法提供了動機。

好了,能發表文章是不是可以安枕無憂呢? 妄想。簡單來說,沒40歲也沒飽飯吃。博士畢業生一般要先當兩至三年『後博士研究員』才有機會當上助理教授。『博士後』是一種短期合約職位,主要是當老闆的跟班,做做研究,自由度不高,薪水只有2萬多,沒很多福利,沒雙糧沒花紅,沒晉升機會 – 約滿不會直升助理教授。事實上能不能找到『博士後』也沒有保證,以社會科學學系而言,一個學系通常只有兩三個空缺,二/三流大學更可能只有一個,然而每年博士畢業生往往多於此數,所以是僧多粥少,難怪博士畢業生的失業率比本科畢業還高。一般而言,博士畢業也差不多30歲,再過兩年『博士後』,已經過了而立之年,該穩定下來了吧。不對,好戲還在後頭,助理教授的空缺比博士後更少,就算有名的大學也不會年年請人,說三、四年才請一個也不過份。競爭大不在話下,沒三、四篇發表文章也不用多想,更殘酷的這是一個『三年又三年』的煎熬。新入職的助理教授首六年是合約制,三年review一次,發表量不夠就out,過得三年再review一次,合格就多半會升職,不然就out。當由32歲開始算起,助理教授到38歲才『有機會』坐正 - 加薪和轉長工。人工4萬多,好像不錯,但別忘記在30歲前都是當廉價勞工,萬多元薪水夠吃不夠儲,搞不好留下一屁股債,正正是過得一日得一日,要儲錢結婚生仔卻是有心無力。還有,38歲有得留低固然要謝主隆恩,沒有的話怎辦,博士學位在大學以外有屁用 (尤其是在香港),由低做起當個跑腿research assistant會不會太丟臉? 去當中學教師也嫌老吧,唸社會科學的『楂兜』的風險更高。有不少人轉去當instructor,就是專責教書那類講師,薪水不高,沒啥晉升機會,不會自動升上助理教授,永遠是合約制,隨時被兜走,沒保障,比中學教師還不如。十年寒窗得個桔,仔細老婆嫩,怎辦?

學術圈很講究關係和學術血統,唸博士要年年去研討會不真的為了發表什麼,而是拉關係,正面點說是找合作機會,也要面皮厚,要巴結明星教授,巴結期刊編輯。論文指導老師也不能得罪,每一個學術領域都劃分了無數sub-fields,研究範圍細分之下,變得既專且窄。能做指導老師的一般有一定經驗,而由於圈子小,老師亦往往都為行內人所認識,開罪了老師就等於在該圈子裡留下惡名。學術界極重視師長推薦,美國大學更如是,如果老師對你不多關照,推薦信沒寫好,大概求職時也會處處踫壁。

工作悠閒? 發夢,如果算時薪的話可能比文員只好一點點。剛才說合格的意思據說是一年發表最少兩篇質量不錯的文章,這要求在社會科學界裡這也不算過份。可是要發表一篇文章要過五關斬六將,嘔心瀝血的嘔出來的,寫學術文章跟寫專欄文章差天共地,我算寫東西寫得快了,認真寫也往往要花上一天才寫得一頁 400-500字左右,更別說前後預備資料和文章編輯工作,要由頭寫起7000字去投稿,前後最少足足要用一整個月時間。但當學者還不是寫文章就行,還要教書,現在的大學生態度惡劣,教書大概也是令人嘔算的工作吧 (對我而言是)。還有,研究資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,教授要錢就要寫proposal去fight,完事後可能還要寫一堆report和presentation向米飯班主 (提供研究資金的機構)交代,過程相當費時。除此之外,還有林林總總的校內行政工作,例如收生,管理undergrad那班馬騮相信是十分傷神,最好也搞個碩士班來吸水 (不然怎樣養起教授們),結果晚上休息時間又奉獻了給老闆們 (碩士學生),還有要不停看學術文章來確保不會脫節,我認真全神看一篇大概要3小時。結果,一個助理教授最好朝七晚十,周末也上班,多勞多得,不勞就早抖,壓力之下只好拼命,不成功便成仁,陰功。

最後就是社會地位,不用多說,隨著大學數目上升,教授數量多就變得不稀罕。在老一輩心中或許光環仍在,可是年輕一點的卻可能不以為然,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金錢因素,年輕教授薪金低,找工作不容易,工作也不穩定,相比起同樣是大學或碩士畢業、身處熱門行業中的才俊猶有不及。30多歲還只拿2萬多月薪,人家十年前已經有這個數目了,如此怎教人不看低一線? 唸社會科學的有時要去『乞』數據,找這個幫忙找那個疏通,臉皮不厚不成,以前我當研究助理時,要去學校跟一些老師聯絡來收集數據(就是找學生做survey),我那位教授上司以前當副校長,比這些老師高幾班,可是為了要他們幫忙,對他們也不免有點低聲下氣,老師有怨言也只好硬食,不然以後人家不再給面子就麻煩了。我自己做的那個survey,要做上門訪問,也是見盡人情冷暖,要看面色,香港大學又如何? 學者要走入民間,放下身段是理所當然,也正因如此,不在高高在上。

很多當博士/學者的都是外表風光,其實是啞子吃黃蓮,有苦自己知,博士生更是不消說。以前博士畢業就等於升上神枱,現在則是被趕入鬥獸場的開始,狗咬狗的慘況其實不異於市場。博士學位既是入場劵,也是負累,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,實際價值比MBA還低。所以,學術之路其實是相當tough的,沒有『雖千萬人吾往矣』的心態的話,請三思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