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September 20, 2008

Economic rationality?

To those who believed in economic assumptions and Form 5/7 economics textbook theories. Let's listen to psychologists.


「市場理性」經濟假設遭質疑
(明報)9月20日 星期六 05:10
【明報專訊】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假設之一是,投資者基於理性而作出投資行為。但華爾街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股災,卻令「市場理性」的假設受到挑戰和質疑。有學者便認為,資產泡沫的形成和爆破,一大驅動力就是投資者的非理性,諸如羊群心理甚至狂躁荷爾蒙等因素。

狂躁荷爾蒙「放大」市場波幅

「經濟學理論常認為,市場價格的形成,取決於人們的理性及信息完全。」英國 心理學家塔克特說,「這是完全錯誤的,操作市場的是人,而基於人意識的決定通常是膚淺的。」行為學專家安德烈森直指,部分非理性投資行為是羊群心態所致:一開始,人們不敢輕易入市,但看到鄰居或同事買股票賺到錢,他們也開始小心入市,並從不斷上漲的股價而獲得信心。伴隨收益增多,他們愈加得意忘形;當市場泡沫開始破裂時,投資者仍覺得無所謂,直到股價大瀉,沽盤增多,他們就開始恐慌性拋售。安德烈森說:「受他人影響,許多人開始短期投機,只看股票表面價格,忽視內在價值。」

劍橋 大學行為學專家科茨更認為,市場波動幅度被狂躁荷爾蒙放大。科茨曾在高盛和德銀工作,2000年科網股熱潮時,他驚見男交易員表現出「典型症狀的躁狂症」,即認為自己無所不能、想法狂熱和減少睡眠。科茨於是展開研究,從倫敦 證交所隨機選了17名男交易員,每天兩次提取他們的唾液樣本,分析兩種荷爾蒙的變化。一種是與男性侵略行為和性行為有關的睾丸素,另一種是皮質醇,即會指示身體如何應付危急環境(選擇戰鬥下去或走為上着)的反應,結果發現當交易員賺錢時,睾丸素就會上升,但損手或市場波動時,皮質醇會急劇增加。不少針對動物的研究已顯示,長遠來說,荷爾蒙偏高會損害判斷力,並激發冒險行為。

就連熟諳金融市場規則的投行高層也未必理性。去年,塔克特曾訪查全球數十位投行基金經理,發現他們在面對必須交出成績的巨大壓力下,常傾向無視風險因素,並不斷說服自己正掌握着別人並不知曉的關鍵。塔克特說:「儘管很多人說知道牛市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,他們還是繼續冒險。」

法新社

No comments: